【聚焦健康|技術篇】鏡顯神威,?!拔浮苯】?
發(fā)布時間:
2022-05-16
66歲的紀大叔上腹部脹悶不適8年,往有糖尿病及高血壓病,輾轉來到消化內科就診,經放大胃鏡檢查示:胃角前壁及大彎見2枚大小約1.8×1.5cm淺隆起,表面粗糙、充血發(fā)紅,放大胃鏡見病灶頂部邊界線,部分腺體消失,血管迂曲、擴張,術前病理:胃竇粘膜腺上皮呈低-高級別上皮內瘤變,局灶間質可疑浸潤,可疑癌。綜合內鏡及病理結果,考慮粘膜層早期胃癌。
進一步超聲胃鏡檢查示:病灶起源于粘膜層,呈稍低回聲,病變厚度約3.1-4.0mm,粘膜下清晰連續(xù)。經消化內鏡醫(yī)師充分術前評估、完善相關檢查后,行內鏡粘膜下剝離術(ESD),術后病理示:淺表平坦型+淺表隆起型早期癌(高-中分化腺癌),侵至粘膜肌層約1/2,侵犯深度<500um,未見明確的脈管、神經侵犯,周圍粘膜腺上皮呈低-高級別上皮內瘤變,各切緣陰性。完整切除粘膜層病變,根除胃癌進展轉移的隱患。
術后3個月復查胃鏡及影像學未見癌殘留及復發(fā)。病理結果示:粘膜慢性炎,伴修復性改變,腸化++。
世界衛(wèi)生組織指出,癌癥已成為可防可控的慢性病,早癌篩查刻不容緩。2021年,煙臺市萊陽中心醫(yī)院內窺鏡診療科全面開展院內機會性篩查,共篩查數據3739例,檢出陽性病例118例,早期病例17例,早診率14.41%。按照“早發(fā)現(xiàn)、早治療、早干預” 的原則,這些病人均獲得早期治療和根本上的治愈。
醫(yī)院自2018年加入山東省 “上消化道癌早診早治項目”。2020年,成為消化道癌機會性篩查國家項目承擔單位,為煙臺市國家級上消化道癌早診早治定點醫(yī)院。2021年,被評為山東省A+級篩查單位。目前已啟動第五年度項目篩查工作,不斷提升消化道早癌診治水平,促進癌癥早診早治,降低消化道癌癥死亡率。
與其談癌色變,不如及早預防、及早治療,不要讓自己成為具有患癌風險的人!
科普鏈接
什么是消化道早癌?
消化道早癌是指癌癥病變組織還沒有侵害到消化道黏膜下層的病變,比如,早期胃癌、食管癌與結腸癌。消化道管壁非常薄,厚度大約3-5mm, 如果消化道病變發(fā)生在黏膜層及黏膜下層,屬于消化道早癌,預后比較好。如果病變侵害到肌層,甚至管壁,影響到周圍臟器,就屬于中晚期腫瘤,預后就相對差了。
胃癌早癌期發(fā)展到進展期癌一般需要9年
胃癌初期多屬于黏膜癌,該階段的發(fā)展比較緩慢,過了早癌期,發(fā)展會加快。黏膜癌發(fā)展到黏膜下層癌需要85個月;而黏膜下層癌發(fā)展到進展期癌只要31個月,也就是說早癌發(fā)展到進展期癌一般需要9年。所以,停留在黏膜癌的早癌給患者和醫(yī)生足夠的時間來發(fā)現(xiàn)它,并采取相應的醫(yī)學措施予以干預。
運用消化內鏡技術及早發(fā)現(xiàn)早癌
大多數消化道腫瘤均是由癌前病變到早期癌再到浸潤癌的發(fā)展過程,所以運用消化內鏡技術及早發(fā)現(xiàn)早癌,阻斷早癌發(fā)展,并可以完全治愈早癌。消化道早癌內鏡下微創(chuàng)切除治療治愈率可以達到95%以上,而進展期消化道腫瘤五年生存率不到20%。
可以說,發(fā)現(xiàn)一例早癌,能夠挽救一條生命,拯救一個家庭。專家建議40歲以上以及有消化道腫瘤家族史的人群應做胃腸鏡檢查,首次檢查無異常后可以5年進行一次例行篩查。
早癌篩查的益處:
①治療效果好
早期篩查則早期發(fā)現(xiàn)癌變,五年生存率可達百分之九十以上,甚至和正常人沒有兩樣,這就是內鏡講的“早癌九生一死,晚癌九死一生”!
②損傷小
早期癌癥,病灶一般很小,可行內鏡微創(chuàng)手術,創(chuàng)傷小,康復快,一般住院一周,恢復后不影響胃腸功能,在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基礎上“該吃吃,該喝喝”!
③治療費用少
早癌檢查就像常規(guī)體檢一樣,若有早期病變加治療費用也不會太高,而且大部分醫(yī)??梢詧箐N,絕大多數家庭都能承受。
哪些人群需要篩查呢?
符合以下任何一條情況的,即便身體沒有出現(xiàn)癥狀,也屬于上消化道癌高危人群,建議做一個機會性篩查:
1.年齡≥40歲,男女不限;
2.上消化道癌高發(fā)地區(qū)人群;
3.幽門螺桿菌感染者;
4.有上消化道癥狀,如惡心、嘔吐、進食不適、腹痛、腹脹、反酸、燒心等;
5.患有上消化道癌前疾病的人群,如:食管上皮內瘤變、Barrett’s食管、賁門腸上皮化生、低級別上皮內瘤變;胃重度慢性萎縮性胃炎、重度腸上皮化生和低級別上皮內瘤變、慢性胃潰瘍、胃息肉、胃黏膜巨大皺褶征、良性疾病術后殘胃10年、胃癌術后殘胃6月以上等;
6.有明確的上消化道癌家族史者;
7.飲食不健康,如吸煙、重度飲酒者等。
(注:滿足條件越多,癌癥發(fā)病風險越大,不要因為不重視或害怕,耽誤早期發(fā)現(xiàn)疾病的最佳時機。)
科室簡介
內窺鏡診療團隊現(xiàn)有醫(yī)護人員16人,配備有美迪康圖文信息系統(tǒng)、肯格王一體化內鏡清洗系統(tǒng),擁有專用的胃鏡清洗消毒室、腸鏡清洗消毒室,具有標準的內鏡清洗消毒流程,最大限度保證受檢人群的安全。引進四臺國際先進的電子內鏡系統(tǒng),該設備鏡身細小、受檢者痛苦小,操作靈活且具有電子窄帶成像術(NBI)功能,可實現(xiàn)前所未有的高分辨率和大畫面,圖像清晰色彩逼真,更易于觀察消化道粘膜的微細病變,尤其是早期胃腸道癌變。擁有290電子胃鏡、電子結腸鏡、愛爾博電刀、邁瑞麻醉機、奧林巴斯高頻電刀、氬氣刀設備及配套的電腦工作臺、肯格王內鏡清洗消毒監(jiān)測追溯系統(tǒng)、碳-13呼氣檢測儀等一系列世界先進水平的胃腸檢查治療設備。
科室擁有專業(yè)麻醉醫(yī)師團隊,較早開展無痛胃腸鏡檢查及治療,消除恐懼心理、減輕不適,保證內鏡視野清晰,在睡眠中即可感受舒適化治療服務,有利于發(fā)現(xiàn)早期腫瘤。科室同時開展以下診斷性檢查及鏡下治療:胃腸道粘膜病變切除術(EMR)、胃腸道粘膜病變剝離術(ESD)、十二指腸鏡下胰膽管造影取石(ERCP)、超聲內鏡、胃腸巨大息肉電切術、內鏡下急癥止血術、經內鏡胃石碎石術、內鏡下置管術、內鏡下食管支架置入術、上消化道異物取出術、碳13呼氣試驗診斷幽門螺桿菌感染。
專家在線
史大敏,消化內科副主任,副主任醫(yī)師,醫(yī)學碩士,濰坊醫(yī)學院講師,煙臺市肝病學專業(yè)委員會委員,中華消化心身聯(lián)盟山東半島委員,擅長消化道息肉、消化道早癌、消化道急性出血、膽總管結石等疾病的內鏡下治療。
劉洪全,內窺鏡診療科副主任,醫(yī)學碩士,濰坊醫(yī)學院講師,山東省康復醫(yī)學會消化內科分會委員,煙臺市醫(yī)學會肝病專業(yè)委員,從事內鏡診療工作13年。擅長:熟練開展各種胃腸鏡檢查技術及上消化道異物取出術、消化道息肉切除術、內鏡粘膜下剝離術、食管胃底靜脈曲張?zhí)自坝不委熜g、消化道早癌篩查等。
相關資訊
留言咨詢